顯示具有 貓空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貓空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8/02/10

赤崁樓 + 台南孔廟 -- 2008/2/3 ~ 2/4

赤崁文化園區

赤崁樓
赤崁文化園區範圍,以赤崁樓為最大地標建築,範圍大約是新美街以東,成功路以南至民權路左右的塊區,新美街一帶正是十七世紀台南海岸線的位置。

西元一六二四年,荷蘭人在安平築熱蘭遮城後,因腹地的關係,他們選擇台江對岸的赤崁(當時台南稱平埔族人赤崁社的所在地)另築一座政經中心-普羅民遮城(今赤崁樓)。並發展了出赤崁街與普羅民遮街,為府城繁華的商業史揭開序幕。


赤崁樓是早期台南舊城發展的中心,區內古蹟眾多,是台灣少數擁有荷據、明鄭建築的文化園區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這區塊內擁有三個國家一級古蹟,除了華盛頓郵 報旅遊版曾特別推薦的赤崁樓外,明朝寧靖王府邸(今大天后宮)、及由寧靖王的關帝廳改建而成的祀典武廟,都很值得一遊。


另外園區內相關的老街,及其它的三 級古蹟,如明鄭遺臣的住宅陳德聚堂、香火鼎盛的天公廟天壇、有著明寧靖王親書的名匾的北極殿、有著金面玄天上帝的開基靈佑宮等,也是適合探訪的古蹟景點。
(資料來源:赤崁文化園區


主管考試的文昌閣










有些面臨重要考試的考生在考前會來此拜文昌帝君,希望考運順遂


這時有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小女生來到文昌君神像前,最小的女生問媽媽,為什麼要拜這位神明,媽媽說祂可以保佑你變聰明,考試考很好。然後這位小女生突然煞有其事的對著神像膜拜,口中卻唸著:「希望姊姊以後不要再欺負我了!」

她的祈禱,讓在場的大人們都大笑起來,只有在一旁的姊姊覺得很無奈。



廟堂內兩旁掛滿了無數考生的希望




街道旁賣「掽糖」的阿媽


將黑糖與其他配料一起攪拌


在火爐上烤一陣子之後,「掽糖」就發了起來。小孩子們覺得好新奇,隨即買了兩個來吃,好甜喔,而且入口即化。


祀典武廟


皇帝御賜「皇牆」




大天后宮









風景:★★★★
食物:★★★★
總評:★★★★


孔廟文化園區

孔廟文化園區,以歷史悠久的孔廟為中心、以幾個舊街接連附近幾個主要的古蹟點,強調空間感的連結,是台南第一個以文化園區概念出發的先驅。

孔廟文化園區的主軸線以南門路為主,向南北街道延伸,從「全台首學」的孔廟、泮宮所在的府中街、府前路的德化堂、大南門城公園、南門城遺趾到五妃廟、延平郡王祠等,甚至到昔日台南舊城小南城外的法華寺。這區的古蹟風貌、類質各不相同,從府學、城垣、墓、齋堂、廟堂、到日治時期留下的學校,各有不同的精彩。   


除了名聞遐邇的孔廟外,奉祀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,可追懷鄭成功精彩的歷史故事,雖然民國五十二年改建為北方宮殿式建築,因為鄭成功的關係,這裡日本觀光客的最愛。


另外有著「甕城」之稱的大南門,設有大南門碑林,碑碣林立,十分壯觀,自從大南門拆除圍牆成為公園綠地後,南門公園成為市民最佳的休閒去處。   

而五妃廟附近,這個地點雖為"墓"的性質,但因為綠化成功,也成為附近居民的散步運動的所在,附近更是府城特色咖啡館聚集之處。
(資料來源:孔廟文化園區

誰能想得到這是一所國小的大禮堂?


台南市的國小都沒有圍牆,而且每一所國小的建築都各有其特色








台南市內到處可見百年大榕樹,令人印象深刻




大學之道在明明德




















總評:★★★★


台江生態文化園區

台江文化園區不同於台灣西部其它縣市的濕地,不只是自然生態,且具有古戰場的歷史遺跡,又能真實重現鹽田文化產業的所在。


四草大眾廟「海靈佳城」為鄭荷大戰、清代閩浙水師提督李長庚率邱良功、王得祿與海寇蔡牽激戰的地方

總評:★★


七股鹽山

鹽山位於中七股近海岸的中寮,佔地 2000 多公頃,每年 10 月翌年 5 月是產鹽期,是台灣工業用鹽的最大產地。

民國 70 年(西元1982年),台鹽為因應晒鹽產業逐漸面臨人力老化和工業成本不斷高漲的困境,直至民國 77 年(西元1988年)開始全面採用機械器具來收成,綿延西南海岸的鹽場都已陸續收攤,只剩此處七股鹽場引入機械產製的鹽田,國內用鹽來源也因高成本而逐漸用進口鹽,現今鹽山分為南、北兩堆,南堆為產地鹽,北堆則是進口鹽,作為工業用鹽,以「鹽田晒玉」為南瀛新八景之一。資料來源:玩全台灣


好像在雪裡面滑雪

總評:★★

安平港 + 海安街道美術館 -- 2008/2/2 ~ 2/3

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

安平於十七世紀大航運時期開始浮現於國際歷史的舞台,原稱「大員」,即台灣的諧音,是近四百年來台灣歷史的原點。

安平著名的古蹟很多,安平古堡、億載金城、海山館、德記洋行、安平小砲台等都是著名的景點。除此之外,安平風景園區可賞夕陽,可逛夜市,遊客在觀景看海之際,還可以大啖美食。

環港步道旁的天主教堂


連路旁的花圃都吸引目光


德商東興洋行

洋行是鴉片戰爭以前,清廷特許在廣州經營對外貿易的行號,也是近代外國商人在中國設立的企業機構。 清咸豐 8 年(1858年)中英、中法簽訂天津條約,清廷除開放大陸沿海的通商口岸外,在臺灣也開安平、淡水兩口岸。

同治元年(1862年)淡水首先開港,二年後,安平也隨之開港,所以,外商紛紛在此設立洋行。當時,規模與體制較大的外商有:英商德記、怡記、和記、德商東興和美商唻記等,合稱安平五大洋行,直到光緒 19 年(西元1893年)的三十年間可說是安平地區洋行商務貿易的全盛時期。

光緒 21 年(1895年)日本據臺後,將鴉片、樟腦等大宗貨物收回專賣,只開放砂糖一項,使得洋行貿易量銳減,無法維持,東興洋行遂宣告關閉。

光緒 27 年(1901年),日人將臺南廳安平支廳廳舍設於東興洋行內。民國九年調整行政區時,安平支廳被裁撤,原址改為臺南警察署安平派出所。臺灣光復後,一度為製鹽總場宿舍。民國 75 年(1986年),改設為「安平外商貿易紀念館」,展示安平外商貿易史略極其相關產業。
(資料來源: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


東興洋行現在為開放式的咖啡廳,免費開放參觀


戶外有街頭藝人音樂表演,許多遊客都停留在此聆聽美妙音樂


媽咪很 enjoy 這裡的氣氛






這裡的街道很有古早味


環港步道的街道造景,非常令我這個新竹人羨慕不已


處處有歷史文化




英商德記洋行

原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 6 年(1867年),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,大多從事鴉片、樟腦、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。

光緒 21 年(1895年)臺灣割讓日本以後,日政府將鴉片、樟腦大宗貨物交易權收回專賣,洋行貿易量銳減,加上安平港日漸淤塞,影響船舶載卸,紛紛關閉,唯德記洋行仍繼續營業。

宣統 3 年(1911年)在安平的洋行都關閉後,日人將它改為鹽業會社,臺灣光復以後,再改為臺南鹽場辦公廳舍,民國 68 年,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,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。 英商德記洋行,長二十英丈,寬十二英丈,與先後建立的怡記、和記、東興、唻記,合稱安平五大洋行。洋行建築因為多數採用西方建築,所以視覺上有別於傳統的閩南風格建築。此外,它們也是台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證物。
(資料來源: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


整棟建築坐北朝南,樓高二層,主樓梯設於正向中央,一樓原為行員宿舍,走道居中,左右各有三間房間,東西南三面均繞以拱廊,二樓空間與一樓房間相似,但走廊圍以綠釉瓶飾欄杆,加上白色粉牆,在風貌上與安平傳統之民宅完全不同。屋頂為桁架系統,上鋪瓦片,分成左右二個屋頂,均為四坡排水。一般而言,西方人在台灣所建之房舍中,大抵會採拱廊模式,以避雨水及日曬,因而拱圈成為建築上之重要元素,德記洋行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。
(資料來源: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


德記洋行現為收費景點,門票:全票50、半票25,台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


安平古堡旁邊一家裝潢很特別的豆花店


走近一點瞧瞧吧


嗯,果然很不同


剛好口渴了,來三盤豆花冰淇淋吧


只剩半截的小黃車,絕對是鏡頭下的主角


這裡除了豆花外,還有賣其它熱食,都很讚喔


安平古堡
(古蹟正式公告名稱:台灣城殘蹟)

台灣城又稱王城、赤崁城、安平城。原為荷蘭人於1624年所建,1634年(明崇禎七年)完成,初名奧倫治城,後改名熱蘭遮城,早期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,所以把這座巍峨的城稱為「紅毛城」。台灣光復後,稱為「安平古堡」,沿用至今。

荷蘭時期,台灣城是統治台灣的政治及經濟中心,明鄭至清朝時期,鑑於台灣城已失去軍事價值,大量拆除城磚加以運用。


日治時期,為了建造安平海關宿舍,台灣城殘蹟被夷為平地,並在其上重建方形臺階式的磚砌高臺。臺的中央蓋起拱劵式的洋樓建築,這便是後人熟知的安平古堡

經過三百多年的變遷,這座台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,今天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有:城壁遺跡、磚砌平台、陳列館、瞭望台和古壁史蹟公園。


城 壁遺跡:外城南壁在今台南市永漢民藝館旁,高三丈餘,城壁是用糯米汁、糖水、蚵灰殼和成泥,以紅磚砌成。紅磚色深者,是荷據時代由印尼、爪哇運來的;色 淺較紅者,是後來明鄭時代增建時,自福建廈門運來的。城壁的上端仍留有剪刀形的壁鎖凹痕,是鎖樑柱用的,防地震;方形的洞口則是清軍築營房時挖的,用來放 柱子。
(資料來源: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




眺望台內的樓梯








Simon 說:「這裡沒有溜滑梯,不好玩!」




台南的寺廟非常多,可說是全台寺廟密度最高的地方,而且每一座寺廟都雕樑畫棟,歷史悠久,也顯示了當地居民的信仰文化


風景:★★★★
食物:★★★★★
總評:★★★★☆


海安街道美術館

五條港的過去雖然因為地理變遷甚劇,留下的舊跡不多,但十年前海安路的開挖,不但截斷五條港殘留的都市紋理,更埋下中正商圈沒落的一大主因。

海安路開挖地下道,起始於一個錯誤的大夢,沿線商機和民宅慘遭破壞,民苦不堪言。然而,這個錯誤卻也意外播下一顆顆藝術的種籽,當海安路通車後,種籽一顆顆萌芽,一間間破敗的舊屋,在滿腦子創意和充滿阿Q精神的藝術家眼中,竟成了最佳的實驗空間。海安路兩旁,裝置藝術、塗鴨文化接踵出現,藝術氛圍形成後,又吸引許多獨具特色的商店、餐飲店和pub進駐,將海安路串連成數百公尺的明珠。不論傍晚或夜晚,皆展現迷人的風情,遊客玩累了,若想停下來歇歇腳,海安路商圈絕對是最佳選擇。

近年來在府城人的努力下,此區已從「美麗的錯誤」,找回「錯誤的美麗」,五條港的北勢街已重現昔日風華,海安路也成為裝置藝術的天堂,兩旁商家如雨後春筍般開張,已成為遊客入夜後最佳休閒去處。(資料來源:五條港文化園區


逛街之餘,還能欣賞藝術作品




牛象兔鯉蛙,好像少了一種動物


神農街景








來來來,來台南; 去去去,去遊戲














一群學生在那裡談天說地,我央請他們當我的模特兒






風景:★★★★☆
食物:★★★★★
總評:★★★★☆ (台南除了古蹟之外,晚上一定要來這裡逛逛)